每年到了养老金调整的时候,我都习惯自己拿个小本子,仔细算一算能多拿多少钱。说实话,这几年虽然知道别指望大幅上涨,但心里还是会忍不住琢磨:今年能不能赶上个“平均线”?
我在山东,去年刚好退休满32年。2024年底我的基本养老金是4356.76元,说高不高,说低也不至于吃不上饭。前两天看到2025年的调整方案出来了,又开始按部就班地做起加法。
先说最简单的部分——定额调整。今年是每人每月增加27.3元,不管你工资多少、工龄多长,都有份。这部分就像小时候发糖,每个人都有一颗,图个均衡。
接下来就是挂钩调整,也就是和你原来工资、缴费年限挂钩那块。我专门翻了一下文件,今年分三段计算:
- 工资挂钩:按照12月份的基本养老金0.56%来加。我这4356.76元乘以0.56%,等于24块4毛钱。
- 工龄15年以下,每满一年加0.4元;16到25年之间,每满一年加0.5元;26年以上到35年的部分,每满一年再多给0.6元。我32年的工龄,分成三段一算,加起来也就15块2毛钱。
最后还有一个倾斜政策,就是对70岁以上老人再适当照顾一下,多给30块或者更多。但我还没到那个岁数,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享受这个福利。
总共掰着手指头把各项都加起来,今年我实际能涨67块钱,比去年99块少了不少。换成百分比,是1.54%左右,还不到官方公布的人均2%。跟去年的情况一样,我又一次没赶上“平均线”。
其实这种事儿吧,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从参加工作,到如今快要彻底退出舞台中心,看过太多政策变动,有时候觉得自己永远只能在“拖后腿”的行列里排队。不禁想问一句:“4000多的退休金,在山东到底是什么水平?为啥连平均涨幅都碰不到?”
有人可能会说,你知足吧,好歹还能涨点。有道理,现在经济形势确实紧张,全国各地财政压力大,“延迟退休”“养老金缺口”这些词儿经常出现在新闻里。一边喊着养老要靠三支柱(政府、企业、个人),另一边我们这些老职工,其实最盼望的还是国家兜底那只手稳一点,再稳一点。
不过,人都是这样,一边盘算盘算盘算,一边心态慢慢变化。年轻时觉得什么事都得争第一,现在反倒学会接受差距。有时候和邻居们聊天,他们也是类似感受:“哪怕只涨几十块,总归比原地踏步强。”
当然,不得不承认,如今物价一直往上蹿,这点增幅放在菜市场,很快就花完了。一斤猪肉十几二十,一个月买不了几斤;水果蔬菜更不用提。所以咱们老百姓关心的不只是数字,更关心生活质量是不是真的有所改善。这才是真正绕不开的话题。
回头看看自己这一路走来,从计划经济年代熬过来的老同事,到现在新入职场的小年轻,我们经历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剧本。他们担忧房贷车贷,我们则琢磨如何安度晚年。但有一点大家是一致的——希望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,希望辛苦了一辈子之后,不用为了明天发愁太久。
所以啊,这次虽然又没赶上人均增长线,我还是挺开心。不光因为钱包厚了一点,更因为看到国家还在努力给我们这些普通人托底。当然,如果以后哪一天自己的增长率真超过了平均值,那估计我要请邻居喝茶庆祝一下!
最后想说一句,无论数字大小,对咱普通家庭来说,只要生活还能往前走,就值得珍惜。当下平淡如水,也是难得幸福的一种方式吧。
#跃见2025#
贵丰配资-杭州银行股票股-配资网站开户-专业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