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天就是农历闰六月二十六日,也是今年三伏天的最后两天,标志着30天的三伏天已经接近过完,出伏意味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。在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中,出伏有着诸多的说法和丰富的习俗和活动,这个时候饮食也要适当调整,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避免燥邪伤害。后天闰六月二十六日出伏,别忘“吃二样,做一事”习俗,平安顺利出伏!
一、吃二样
1、吃饺子
民间有个传统习俗,入伏第一天吃饺子,出伏这一天也吃饺子。饺子也被称为“伏贴”或“贴伏”,其中“伏”与“福”谐音,寓意着纳福、吉祥富贵。饺子在传统习俗里,用应季的蔬菜包出皮薄馅多的饺子,可开胃,又能解馋。而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,有“元宝藏福”的意思,不但象征着福气满满,还可以解馋开胃。这个季节吃饺子韭菜芹菜靠边站,用一块钱一斤的豆角是首选,鲜美多汁,特别鲜香!
展开剩余75%食材:面粉适量,豆角少许,黑木耳少许,虾皮,葱末,姜末,鸡蛋3个,盐少许,花生油少许。
做法:1、这个季节豆角是最多的,自家种几棵就吃不完,哪怕自家没有,在农村的菜市场也就1块钱一斤,一次多买一些,包饺子真的是太香了,不但用肉馅搭配豆角好吃,就是素馅也非常好吃。豆角做馅一定要把豆角提前煮一下,去掉豆角的豆腥气,捞入冷水中充分过凉。2、把豆角捞出用刀剁成碎末,黑木耳充分泡发洗净,剁成碎末,一起放入盆中,加入炒成碎末的鸡蛋,再放入葱末、姜末、盐、味精、虾皮花生油拌匀,馅料就可以了。3、提前把面粉加入适量的清水,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,静置10分钟揉匀,搓成长条分割成小面剂子,按扁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饺子皮。4、拿一个饺子皮,放上适量的馅料,两手捏紧,一个大肚儿水饺就包好了,把饺子全部包好以后,就可以准备煮饺子了。5、锅里放入适量的清水,大火烧开,煮上饺子,盖上盖子,把饺子煮熟,捞出即成。6、煮熟的饺子捞出,蘸食蒜泥、米醋或者辣椒油都非常不错,这款饺子一定要皮薄馅多才好吃,煮的时候开锅就熟,不需要煮的时间太长,因为馅料都是熟的,只要饺子皮熟了,饺子也就熟了。
2、吃南瓜
后天出伏,意味着夏天结束,秋天到来。俗话说:“秋天到,南瓜俏”,秋天是南瓜丰收的季节,吃南瓜正是时候。南瓜金灿灿的色泽格外漂亮,口感也香甜软糯。南瓜不仅营养丰富,它还是低脂肪低热量的食材,食用有很好的饱腹感。大家一点也不会陌生粉蒸肉,就是把五花肉用调料腌制然后裹上一层蒸肉米粉,成品五花肉肥而不腻,味浓咸香。这次把粉蒸肉放在南瓜盅里蒸,南瓜吸收了肉汁的味道,加之南瓜软黏甜香,吃完肉南瓜盅也能一起吃掉,味道非常的好。蒸菜既快手,吃了又不易上火。
食材:南瓜、五花肉、姜、蒸肉米粉、料酒、生抽、油
做法:1、用锋利的小刀在南瓜顶部的五分之一处刻出锯齿状,刻下一圈,用勺子把瓜瓤挖出去,洗干净备用。2、五花肉洗干净,切成厚一点儿的肉片。3、装入大碗,加入姜末,料酒,生抽,酱油,盐拌匀腌制15分钟以上。4、腌好的肉加入蒸肉米粉拌匀,蒸肉米粉是辣味的,最后加一大勺食用油,戴上一次性手套抓匀。5、装进准备好的南瓜盅里,放入蒸锅,用筷子戳个孔,这样好让底部中间部分受热,大火蒸1小时左右。6、半小时的时候,再用筷子松动一下,把南瓜盅的盖子放进蒸锅,我怕开始放蒸的太烂盖子不成形了,松动完再蒸30分钟。7、蒸熟拿出来,滴几滴香油,撒上葱碎可以吃了。
二、做一事:防秋燥
虽然出伏时间到了,但是秋季的天气变化多端,很容易出现“秋老虎”。秋老虎也就是在出伏之后,白天天气忽然出现闷热,给人们带来躁动不安,极易引发情绪,这就是秋燥。此时就需要预防秋燥,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多喝热水,多休息,多吃梨子,喝梨汤等。
看风花雪月,品人间美味!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,喜欢我的文章,请给予点赞、分享、收藏、关注,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!
发布于:山东省贵丰配资-杭州银行股票股-配资网站开户-专业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